1. 概述
光致发光与荧光传感检测创新单元创建于2019年,旨在推进传感器的新型、高效、绿色环保传感功能材料的探索,研制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集中于荧光传感器科技研发,同时关注市场对技术的反馈和产品的研发策略,借助外部资源以及其他单元进行产业化,助推前沿学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现有在职教工3人。
2.研究方向
(1)溶解氧、pH、CO2荧光敏感薄膜材料的研制、传感薄膜的器件化以及荧光传感器的产业化研究工作;
(2)稀土杂化发光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制;
(3)海洋仪器,海洋装备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玻璃纤维棉节能新材料复合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
3.团队成员
4.代表性研究成果
团队近年来承担并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2022年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姜子可,《超耐磨荧光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关键材料及技术研究》,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98万;
2、姜子可,《基于能量传递体系的比率型硫化氢(H2S)平面光极探测关键技术及沉积物-水界面应用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万;
3、姜子可,《面向海水养殖的新型高精度pH荧光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山东省科小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5万;
4、姜子可,《面向海水养殖的荧光传感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海洋科技创新专项,200万;
5、王涛,《基于SPR 效应/光子晶体构建高灵敏度上转换pH 荧光传感器及应用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万;
6、张依梦,《用于神经毒剂检测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可控构筑及其传感性能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万;
7、姜子可等,《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的荧光传感材料和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J202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