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学团工作  学子风采

行走的课堂(三)——“沿着黄河遇见海,万名学子访千村”海洋学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郓城行

  • 作者:“菏”水华章实践队
  • 发布时间:2024-07-10
  • 点击量: 1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6日至8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部“菏”水华章实践团在团委书记赵越的带领下,以黄河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为主题,赴菏泽市郓城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探寻唐塔古韵,追溯黄河历史记忆

唐塔,位于山东省郓城县城胜利街北段东侧,是一处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建筑。据《郓城县志》记载,它因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而得名“唐塔”,又因坐落在观音寺内又名“观音寺塔”。它不仅是齐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还是黄河文化历史脉络的生动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象征。实践队员们静静地环绕在唐塔周围,被那精湛的技艺与块块诉说着岁月沧桑的砖石所吸引。他们感受着唐塔的沉稳与深邃,心灵仿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洗涤。

穿越水浒城韵,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水浒好汉城是集忠义楼、郓城县衙、晁家庄等古代建筑群和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水浒情景剧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透露着传承千年的水浒文化风韵。宋江祠的雄壮、九天玄女庙的庄严、郓城酒楼的繁华、及时雨茶楼的雅致,让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同时,好汉城中的“剪纸”与“面塑”也令队员们大吃一惊,一张红纸一块面团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之中蕴含着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队员们在观赏与体验的同时与非遗传承人、游客及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全方位感受人文风情

品味山东梆子韵味,感受戏曲艺术之美

山东梆子,有着百年黄河文化的奠基,以其高亢细腻的唱腔和多样的表演形式,深深吸引了队员们。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内,队员们看到了剧团几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观赏了几位戏剧演员对《老羊山》与《黄河滩·老槐树》两部经典剧目的现场表演,并在剧团老师的指导下现场学习了梆子戏的身段、唱腔、乐器的弹奏。在与团长仲民和国家一级演员谷香格的访谈交流中,实践队员们倾听了他们学习梆子戏的心路历程和对戏曲文化的满腔热爱。仲民说到山东梆子是黄河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和期待更多的新鲜血液投入到这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体验宋江武术之魂,领略中华武术风采

踏入宋江武术院,实践队员立即被其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所震撼。随后他们目睹了非遗大洪拳传人李纪民刚健有力的拳法展示,深感武术之魂的力与美。在同武术院优秀学生代表的交流中,队员们倾听了他们加入武术院的初衷及对武术未来的美好展望。步入荣誉室,郓城县传统武术队队长杜效华引领大家回顾武术院的辉煌历程,并强调传统武术的传承需紧跟时代步伐,兼容并蓄,通过武术进校园、社区等创新举措,吸引新鲜血液加入,努力擦亮郓城县“全国武术之乡”的金字招牌。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武术受众面有限及门派濒危的严峻现实,因此更加坚定了未来需通过创新融合的方式,共同推动中华武术与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决心,力求让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弘扬。

 

黄河古韵郓城水华章学子悟

“沿着黄河遇见海,万名学子访千村”,齐鲁工业大学海洋学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郓城行圆满落幕。在这堂“行走的课堂”中,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黄河文化的深邃:自古迹到非遗,戏曲到武术,每一步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非遗传承人交流,感受匠人精神;聆听戏曲,领略文化韵律;体验武术,悟坚韧之魂。   

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用脚步丈量齐鲁大地;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对话”,用眼睛发现传统文化之壮美;一次“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用内心感悟黄河文化的传承。本次“行走的课堂”激发了同学们文化自信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黄河文化,积极探索助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保护和传承这份文化瑰宝贡献青春力量,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邮编250353

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37号    邮编266001

学院邮箱:hyxy@qlu.edu.cn    联系电话: 0532-58628353 0532-58628511